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守正与创新——bat365中文官方网站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郑士璟副教授作主题讲座

来源: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3-09-20浏览次数:64

9月20日下午,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特邀教育部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福建师范大学郑士璟副教授开设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翁伟志副院长主持,2021级与2022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师生们到场听讲。

讲座伊始,郑士璟副教授抛出“历史学的学科思想和方法是什么”这一问题,引起在座师生们的共同思考。接下来,郑士璟副教授从“中学历史教学的三个维度”入手,与师生们共同讨论“历史教学”、“历史教育”、“历史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座中,郑士璟副教授首先指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历史知识,而无史学思想;有直接结论,而无思维过程;有唯一答案,而无独立创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郑士璟副教授以“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一成功案例为切入口——案例中历史教师为讲述秦汉历史提出了“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一问题,为学生创设历史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轻松活泼的问题之中,使学生印象深刻。这一案例有效解释了学生能够理解的历史,从本质上点明了历史学科教育应该以学生对人的行为目的和行动能力的理解为服务目标。

接着,郑士璟副教授分享自身对历史教育教学的认识,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新时代中学历史教育的三个基本要求——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与素养;树立正确的认识思考历史问题的价值观念。历史作为一门思考学科、实践学科,为了让学生获得历史视角和方法,他认为历史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认识现实问题的立场,设计现实的社会问题,在授课中对探究性的注重应当远胜于讲授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后,郑士璟副教授强调了学生提高素养的一个中心和五个基本方法,告诉现场的师生们以历史素养为中心的历史教学应该是由学生为课程起点、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历史教学有“教育意义”、在“平实”上下功夫和要服务养成“历史思维能力”这五大模块构成。

本次讲座让师生们受益良多,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历史学科素养,深化了学生们对历史学科教育观念的理解,为同学们探究历史教育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创新视野与教育理论方法,还扭转了老师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思维转向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院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们将谨记郑士璟副教授的指导,掌握历史教育思想,扎根历史教育的土壤,向成为卓越的历史教师的方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撰稿人:林夕

摄影人:刘灵莹